文言文字典 > 讳的文言文解释

拼音:
部首:
讠
部首笔画:
2
总笔画:
6
笔顺:
捺折横横折竖
详细释义
①<动>隐瞒。《杜十娘怒沉百宝箱》:“有事尽可商量,万勿讳也。”
②<动>避忌;忌讳。《战国策·秦策》:“法令至行,公平无私,罚不讳强大。”
③<名>特指对君主、尊长的名字避开不直称的一种礼节。韩愈《讳辨》:“汉讳武帝,名‘彻’为‘通’。”
④<名>指应避忌的事物。东方朔《七谏》:“恐犯忌而干讳。”
⑤<形>加在已故的君主、尊长的名字前,表示尊敬。《三国志·先主备传》:“先主姓刘,讳备,字玄德。”

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
与“讳”相关的词语
与“讳”相关的成语